最新消息
聯合報:法鼓山心靈環保論壇,氣候變遷中找寧靜心

【聯合報】2022/7/7報導

文/歐陽良盈

氣候變遷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危機,適逢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推動心靈環保30周年,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舉辦論壇,邀請學者專家對談,從宗教、科學、企業、政策等層面進行交流,並分享「生命中的極端氣候」,現場溫情滿溢!

這場論壇名為「動盪中的寧靜──氣候變遷下的心靈環保」,七月一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登場,因COVID-19疫情影響,透過直播,與世界各地網友互動。與會者都是各界翹楚。

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曾任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中央氣象局局長、民航局局長及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等要職,他強調,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變遷是當前重要的國際議題,也是目前全球公民必須面臨的迫切危機。臺灣即將立法通過呼應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勢必對社會、經濟、產業、人民生活,產生巨大衝擊。聖嚴教育基金會成立的宗旨,就是要推廣聖嚴法師的「心靈環保」理念,回應現代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實踐「人間淨土」的理想。為此,聖嚴教育基金會特舉辦此論壇,希望透過跨界對話,提供心靈環保作為人們因應衝擊的良方。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勉勵,人類應該「感恩大地,愛惜自然」、「少欲知足,勤勞儉樸」、「和敬共存,躬自實踐」,最重要的是「智慧處事,慈悲待人」,治標不能治本,要從人心的改變和轉化開始,方能在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動盪中,找到心靈的寧靜和安定。果暉法師強調,在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動盪下,應以「心靈環保」為主軸的四種環保來進行全面性的思考。

法鼓山聯合國NGO規劃小組成員常濟法師指出,「死亡經濟」背後的隱形價值觀是心理上的匱乏與不足,如何在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間取得平衡,從「死亡經濟」走向「生命經濟」,值得省思。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執行長許晃雄提出警訊,若不採取任何措施,最嚴重的情況是,到2060年左右,臺灣就沒有冬天了,從淨零轉型的努力,才有可能「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調整環境體質,擁有康復的機會。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闡述政府因應氣候變遷的做法和規畫。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氣候變遷對人類的挑戰有實體和轉型兩大風險,如何拿捏轉型速度,是企業和政府需要共同面對和調適的,他認為這是危機也是轉機,「對臺灣企業界來講是黃金的十年」。

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寒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察人賴曉芬等人,從青年和女力觀點,暢談氣候變遷議題。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表示,金融業可以運用核心職能,回應全球氣候風險開創綠色金融服務價值鏈,以氣候友善投資商品引導社會資金轉向永續能源。崇越集團副董事長暨永續長賴杉桂呼籲,人們以心靈環保來滋養心靈韌性,企業一定要朝永續能源的方向努力,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成共好社會。

「佛法說煩惱即菩提」,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表示,佛法能幫助人類心靈轉念,在「快時尚」的風潮下,女生總覺得衣櫃裡少一件衣服,其實只要發揮巧思,舊衣也能穿出獨特魅力。另外,常使用塑膠袋裝熱食,和癌症有密切關係,少用塑膠袋不僅是保護環境,也是保護自己。法鼓山果禪法師說,得知自己罹癌一度很失落,藉著佛法轉變心境,樂觀修行每一天。作家吳若權說,凡事有因有果,要把無常當正常,一起祈求共好,面對生命中的極端氣候,不用盲目美化,一切未必是最好的安排,「但一定是有意義的安排。」

另有【udn聯合新聞網】2022/7/8網路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446145

07 Jul 2022
7/1線上直播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央氣象局、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聚界潔能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設計 by BLC

報名已截止